强势与弱势---我的2003(3)
1995年在证券报纸上开始看到《九大基金访谈录》的连载,其中对欧内尔的CANSLIM选股方法,与我看郑博仁的《股市赢家》中的MACRO选股方略基本一致,但更详尽细致,我看后深受影响,可以说我现在绝大部分许多选股选时的方法都借鉴他们的思路,但结合自己的经验我对许多他们方法中的一些做法已经有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是在投资理念上我更接受巴菲特的思想,再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学习前人的经验,你不可能完全照搬一个人的做法来成功,特别是大家都在向那个人学习,比如大卫雷恩-------欧内尔的追随者对欧内尔的方法也有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
而我呢?我不大同意在创新高立即买入,这可能在计算机图表不普及的时候很有用,现在计算机普及价格,人们操作习惯常常是追涨杀跌,这種方法已经没什么优势了,而一旦判断错误常常损失不要,7%的损失难以控制,我更喜欢在接近新高点的紧密盘整中买入,此外我也同意大卫的看法,低市盈率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之一,这方面我教训不少,许多利润都丧失在高市盈率的股票买卖中,还有我特别主张减少交易次数,这也是经历了许多教训的结果,控制交易风险如果仅仅依靠止损和简单的行业与企业分析,频繁的交易很难避免,而通过深入了解公司的产品潜力来更加严格筛选股票的标准,增强持有股票的信心,是个控制交易次数的好方法,我也不同意不购买下跌过多的股票,实际上现在的市场与过去相比震荡更大了,有些股票大幅上涨后,又大幅下跌,当然一般不会跌回起点,下跌的原因一般仅是随大势上涨之后的回调,不是什么企业的原因,这样的股票而后一般还有一次大幅上涨,对于你经过深入了解的产品的公司如此强劲的价格应该不要轻易更换,频繁的更换对象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我喜欢能够运做2-3年的投资对象来使用欧内尔的策略买卖,而且我发现在第二波第三波的行情的时候,创新高的买入方法就不实用了,而回荡比例,相对价格支撑,紧密的盘整与整数位的技巧很有用处,还有就是对小盘的看法,欧内尔限定流通数量要很小,我结合实际经验感觉,小的問題要相对的看,对于汽车企业8000股就是小,对于银行150000也是小,当然如果有些新兴行业的企业普遍很小,总之学习要灵活而不能照抄照搬,时间情景都不一样要活学活用。还有我觉得花精力去跟踪判断指数是否见顶和底也意义不大,但考察不同行业以及长期股票市场整体市盈率高低的变化对把握进入与推出很重要,再结合个股的操作,尽量持有股票,规避风险不会太难,因为这的市场见顶时想找到低市盈率而高增长率的行业和企业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强弱都有个极限,当你跟踪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价格已经经过1-2年强劲走势,就当心,考虑退出了。强者恒强,而一但企业状况变化,股价也将一弱再弱。经常检索价格强弱的行业看看经济上是否也相互印证,给你的选股拓宽思路。过去半年到一年的股票价格涨幅是否居于前20%是个长期的观察方法,配合成交量观察14RSI是否高于80得个短期判断方法,当然远远比这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产品与市场潜力,否则仅仅依靠相对强度,你经常会成为事后诸葛亮,买入后也难以作到长期持股,因为市场中有时强势中会放出许多走弱的烟雾弹,郑博仁《股市赢家》有一句话:“相对强度是衡量你的判断是否正确的的客观标准”,在跟踪自己的股票时要经常想想这句话。
[目录]
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