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黄昏---我的2003(1)
2001年9月退出市场后我一年多没入市,巨大的损失让我决心离开市场好好反思,此外1993年-1995年的股市经验让我想起熊市的厉害,我想如果没有观察过1994年的下跌,可能我想象不出股票最后会跌成什么样子,市场长期看就象一个醉汗,摇摇晃晃总是出人意料的往前行走,不过其实也是有规律的简单一句就是涨跌总是过头。
虽然我还在关注市场,不过我将许多精力花在和2岁的儿子一起玩上,2002年是我快乐的一年,也是儿子最开心的一年,有时候到股票论坛走走,看看许多人在谈论指数底在那里,很投入,其实我也在等待底部,不过我并不坚决看到什么点位,也曾想会跌到1000点以下,不过我不会单纯观察指数,而是等待着一些我关注的一些素质优良的股票是否有筑底的迹象,我觉得这个方法更实际一些。 【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选择几个有发展的行业,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的企业,然后长期跟踪企业股票价格,来观察入市时机,再从指数上找相应的痕迹。当我发现那些有着良好素质的企业有资金进驻时才考虑行情是否有价值,此外因为我要买的企业一般都是跟踪很久的对象,即使真有行情我也只会买他们,不会买别的我不熟悉的,所以大盘的走势对我而言不复杂。几年来这个思路我觉得还是实用的,比单纯猜测指数见底有实际意义,不过这要很丰富的市场经验。
虽然没有入市但我依然定期阅读着证券报纸,我喜欢中國证券报,因为它离市场远一些,阅读的人少一些,不象上海证券报,经常成为市场的吹鼓手,2002年底中信证券发行的消息吸引了我,奇怪它有一半采用网下申购,我好象闻到了什么,那时候我在研究一些新股,其中几家民营企业吸引了我,这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上市是第一次,这些企业许多原本是准备上创业板的。这意味着國家对民营的扶植力度加大了,希望通过优良的民营企业上市,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资金投入质量,一方面提高投资人对市场的信心,这几家民营企业的基本面都是过硬的,其中600571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因为我对新兴行业的企业特别感兴趣。我开始收集他们的资料,仔细阅读他们的招股书,从网上收集资料,到他们的网站上收集,通过朋友了解,其中600571令我最感兴趣。其企业管理者郭华强是一位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企业家,有思想有远见富有人格魅力,其企业的产品市场潜力也很大,相比较作为一家发展较快的小型软件公司,以其每股0。58元的利润其上市后22-26的价格不算贵,反复推敲它的基本面我感觉是一个很难得的长期机会,从上市后的价格走势看很理想,上市时虽逢股市下跌,但没有象其他新股高开低走,而是在高换手的情况下走出两波上行,特别是2002年11月14日在股票市场大幅下挫时,竟然盘中曾长达一小时的死死封住涨停并创出28元新高,看出其资金对它的期望值不低,也说明看好的人不在少数,在随后的下跌到23元左右过程中成交稀少,综合它的基本面可以看出是一个难得的长线品種,而且群众基础不错有望成为人气股票,而不象有些小盘股最后做成孤家寡人股。
同时我对600030 也高度关注,对它的基本情况还是满意的,证券行业正面临一次变革,对于目前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将是一个机遇,从朋友那里得知600030管理也比较规范,至于亏损問題,这是行业特点造成的,周期性太强,对这样一家证券公司我还是有兴趣的,不过下面关键是价格了。从我收集的几家评估预测看价格在6-7之间,也有预测最低5,5元的,如果上市如大家预期我就想放弃了,毕竟行业处于低潮,而且我不喜欢刚上市去抢购股票,这么多年我从没这样去作过,大家越来越怕新股,我倒感兴趣了,不过关键是价格,如大家预期的价格我就是注定放弃的,终于600030上市我看了一下开盘价格5,5左右随后基本稳定在5元左右,2003年1月6日我等待着600030的开盘,当我听到开盘5。5元,随后下跌到5元,比我提前在网上看到的各个机构的预计都低,离发行价4。5元只有一步之遥,我毫不犹豫的在5。16元买入13000股,经过2000年的损失我的本金只剩下12万多元,损失让我小心,所以只买入了五成的资金。第二天,价格跌到4,85元,距离发行价一步之遥远,当天许多论坛上充斥了跌破发行价的论调,我想,中信证券如果它跌破发行价,它以后还怎么承销别人的股票?当晚我仔细翻阅看了一下所有股票的价格,又仔细看了招股书,也向证券公司的朋友打听了一下,觉得这家公司的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经营也还规范,在看看市场上连那些最烂的公司价格都在4、5元,中信怎么会不值5元呢?想想它有一半采用网下申购,而今又压低开盘,看来是别有所图的了,我放心的去睡了。
之后大盘在600030的带动下上涨,我发现许多我跟踪的一批素质不错的企业股票很活跃有资金进入,我开始不断买入600571,1月10日买入2000股价格23。25元,1月16日我将13000股中信证券以6。72元卖出,加上从一位朋友处借的5万,当日买入5700股的600571价格24。91几乎买到了当日的最高价格,那两天指数大涨,我因为有了600030的利润所以我的信心大增,看到600571上涨立刻耐不住赶紧买入,其实这样的高价股买入机会行情来以后机会还很多,不过过去在600718东软上的成功,使我沉迷在软件股票里面,不能自拔,经验式的规律常让人犯大错。1月20日又从老婆那里筹集了2万元买入800股价格24元,2003年1月23日从银行贷款15万到帐买入6200股价格24。00元,1月27日29
日从私人以股票抵押形式融资买入8100股价格24。25元,2月10日我又从老婆那里筹集了2万元买入900股价格24。16元,到此我共计买入600571供给23100股,使用资金 57万余元。
这是我第一次借钱炒股,虽然以前我也曾经想过借钱炒股,但念头很快打消,有一个信念不断告诉我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提高投资经验和技巧,资金总会有的,但在经验还不成熟以前不要使用融资,我对欧内尔的一句话记得很牢--“没有十年的经验不要融资,使用融资的最好时机是多头市场的第一年。”,从1993年到2003年我经过10年的股票经历,在加上600030获利后带来的一些信心,和对600571的期望,我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决定使用融资,因为我还年轻,经历了多次大赚和之后的损失,我获得了足够的经验,而且我过去的许多错误都是在缺少企业的深入了解下以及为了学习一些技术分析经验而犯的,当我从新走上以企业为核心的选股之路以及我对时机把握的经验,我相信我会向避免以往那样频繁交易犯错,而且经过2年的下跌,机会已经大于风险,毕竟中國的经济还在不断增长,我需要一次资金上的飞跃,我共计筹集了40万资金,其中5万元是我从一个朋友的那里借来的,因为以前我帮他做股票赚过不少,所以我放心的向他借了5万元,银行借了15万,银行的朋友是老朋友,
2001年初开始他成为银行信贷的负责人,当时他对我说可以信用贷款30万给我用,我当时听了之后大喜,我说我会用的,不过不是现在,我要等到一个好时机,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以后,我要等待一个把握的时机。而现在终于派上用场,我从银行贷款15万时间一年,之后我又得知我所在的证券公司可以帮助从私人融资,抱着对600571的过度信心,我又融入10万元,过了两天,又融资10万,因为资金不多我提出20万使用3个月1万元的利息,几乎相当于年利20%多,我为什么愿意付出这么多的利息呢,因为我觉得600571应该在3个月内游60%以上的上涨,此外因为我融的资金不多,开始只有10万使用三个月,如果利息太低借不到,这是第一次以股票抵押借钱,我希望建立良好的信誉,借钱的是一个地产公司老板。
我全力买入之后,600571在24元盘整了很久,几度下跌到23。30元左右,我当时觉得它是在盘整等待时机,经过一段时间盘整,终于600571上涨到26。6元左右,在这段时间我依然信心十足的持有股票,不断看600571的资料,忽然600571
下跌到25元以下,我心里开始有点动摇,因为以我的经验一个超级强势的股票上涨后是不容易回到原来的底部区域,过了一段时间3月20日它公布年报没有送股,而且主导产品并没有想象的增长那么快,我决定将600571卖出,使我下决心的是主要是因为我感觉到对它的增长潜力我过高的估计了,当然也有没有送股的原因,我开始检讨自己急功近利的思想,就是希望业绩超速成长,或许是因为对《笑傲股市》一书的影响过深了,我开始从新反思自己的得失。
2003年3月20日600571我卖出了23000股,价格24元,接近我的成本,不过抵押借的钱的利息和手续费是不够了,幸运的是我连中了两个新股一个600039四川路桥一个600375星马汽车,这么多年我从没中过新股,也从未报过期望,竟然中了,我本来是想600030赚的利润来支付20万借款利息的,3月12 日19日我卖了700股价格24。50左右用来缴中签股票,3月25日1000股600039在上市第一天卖出价格9。10元,4月2日1000股600375在上市第一天以25。90元,之后我将抵押的20万本利提前归还,朋友借的5万也提前归还,因为我融资就是为了600571 ,我已经错了,我不能再错下去。
我又一次想退出市场,因为我发现我关注的软件股票等高技术股票走势并不强,对是否行情继续延续下去我不报太大期望,我更多的开始读书,重读巴菲特的书,一边彻底的将我10年的投资经历详细整理,并发表在闽发论坛,一边对我的策略投资行为进一步反思。【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1993 年我从《股票投资艺术大全》一书里第一次知道了巴菲特,书中说他是“世界上迄今靠股票赚到100亿元的唯一一人,投资方法--寻找价值低估股票,买入耐心等待上涨,价值高估卖出获利” 多简单的方法,我被他深深的引住,但只是是知晓而已,对于他的具体策略一无所知。
1995年初我买到在华尔街搞投资管理的华人唐庆华所著《如何投资----华尔街理财实践记》书中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策略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我觉得唐的介绍非常精彩,因为他本人也是从事投资实践的,书里先介绍了巴菲特的一些理念:选择孤独,远离喧嚣而在他的家乡一个小城从事他的投资活动,也提到巴非特认为一个成功投资者所需要的素质如:要能控制自己的贪念,专注于投资过程,不急功近利,享受投资的乐趣。要有耐性,独立思考。具有以知识为后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接受你无法知道所有事件的事实。要有10年-15年的投资经验等等,并简单介绍了巴菲特以具有特质的选股策略,这些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的投资思想影响我许多实践的思路,。
1997年,我买到了《巴菲特之路》和巴的传记《一个资本家的成长》,对他的饿成长经历,投资策略了解的更深入,想理解一个人的思想应该多看看他的成长经历,巴菲特在刚学股票的时候也研究过图表的,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离开历史一个人的成功是不好准确评价的,没有一个理性的评价,又谈何正确的学习呢?
炒股这么多年,我也花过很长时间钻研技术分析,不过感觉如但为君故所讲钻研越深越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而我一旦开始把精力方在基本分析上常常精神一阵,感悟到的投资境界非技术分析所能窥见。钻研基本分析会使贪婪的欲望的得到有效曳N疲吹酶叮ソサ没嵫赏牙牍杉鄄ǘ酝猓伎纪蹲收孚械南肮撸奶匀黄骄残矶唷N揖醯没痉治隹梢源痈行巳さ钠笠等胧盅胺治霾挡�,仔细阅读招股书和年度报告。一边读相关的书,比较着读,精读6-7份,比较分析,结合网上一些分析资料,渐渐学会对企业价值的简明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价值投资的学习,我臃N匦伦叩桨头铺氐纳肀撸揖醯盟睦砟钣胍恍┎呗晕夷芄焕斫夂痛幽谛慕邮埽八耐蹲什呗允呛鲜饰易约旱模头铺氐耐蹲仕枷胗胍恍┓椒ň瑁朐谑导醒安⒆魑砺畚淦鳎皇羌改昴苷莆昭Ш玫模腋鋈烁芯跻啻蔚脑谕痘械牟辈呕峤ソノ虻剿乃枷氲目晒螅飧鍪奔渥畹鸵惨�10年,而10年仅仅是个入门的开始,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个人特点将其投资真谛为我所用,时间就更长了。虽然我很早就接触了巴菲特的思想,也在实践中受过他一些影响,但谈到能真的从内心理解他的思想并为我所用,实在还做不到,曾经以为自己领悟了他的思想,其实经过10年的实践与教训,我还仅仅停留在知晓一些道理的层次上,但现在我的心里倒是越发接受他的观念。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天天在实践中,我能更多地从他的思想中获得精神力量与行动指南。
目前阶段必须向巴菲特学习的四点:1。 远离市场,尽量离行情远点,多想想巴为什么躲在一个美國小镇从事股票投资而不在华尔街找一间办公室。2。 尽量少的交易,要有巴的精神一生只准备打十二个孔洞,虽然一时还做不到,但经常提醒自己必须这样考虑問題,以此来打消一个个诱惑。3。
敢于在市场在低迷人们恐惧的时候大胆一点,这是个思维方式,并不意味人们恐惧的时候你就要买入。4。 深刻认识股票本质,要树立企业的价值从长远看决定股票的价格的信念,从这个信念来理解几十年的股票价格涨跌,来理解自己在市场中要站在什么位置上。
参照向巴菲特学习的三点。1。以是否为垄断型消费企业为标准考虑投资的长期现金回报,以这个理念来衡量一家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高低的尺度。我一直困惑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价值,也曾使用过格雷厄姆的成长股计算公式,当然我从未企图想找到精确的判断标准,我的要求并不过分,我只想要找到一把大约的价值尺子,能把我观察的企业从价值高低来排序,在我理解投资就是为了获取高过成本的未来的现金回报之前,我一直很困惑,常常被一些热门的概念以及看似美妙的前景所吸引。在理解了投资的意义以后,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投资,不过因为自己身在股票市场,反而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费了许多周折,当我理解了以后,我开始理解巴费特选择股票的原则--追求消费型垄断企业的含义,因为实际上只有这種类型的企业才能比较容易长期获得不断的现金回报,而不需要不断的增加后继的投资,有些企业看似价值很高,比如象东软股份这種通用不强的软件公司可能许多年他们能获得回报的现金相比他们的如此多的投入很不值得。远不如贵州茅台的长期价值。理解了这些我在选择股票上豁然开朗,我知道我该选择哪些企业可以作为10几年投资对象长期跟踪,耐心等待好时机,而哪些企业只能跟踪1-2年。对我选择考察的这些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有了比较的标准。
2。以第一条的标准尽量寻找长期投资价值高的企业,我们的股票市场里消费垄断型企业不多,但选择时考虑企业标准时尽量向这个标准看齐,尽量选择这类型企业长期跟踪,在相对合理的市盈率价格,并有少数基金机构持有认同的情况下,以坚固的价格底部逢低买入。我常常想如果股市即刻永遠关门,价格都下跌的一塌糊涂,我会买那个企业的股票,应该是贵州茅台,同仁堂。
3。在利用止损控制损失的情况下尽量长期持有股票,适当时机可以逢高卖出逢低买入,不过尽量少的交易是个基本原则,持续关注企业的经营变化,若发现长期的价值变化不利因素才考虑长期放弃,这和一般意义上做波段的投资思想不一样,它强调的是长期持有的思想,短期利用止损控制本金损失,在出现利润的情况下尽量长期持股。小资金做这样做应该是可以的。将止损控制在7%以内的几点思考,1。长期跟踪关注企业的股票价格走势。2。深入研究企业,结合大势判断具有长期支撑的价格区间。3。买跌不买涨,在盘整区域逢跌买入。4。找出买入价7%的位置在哪里。4。分批买入,慢慢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5。分批买入后如发现自己感到困惑的成交量与价格波动可考虑持股减半。6。如果确实出现意外下跌出现7%的损失前减半持股。
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