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汉语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做买卖”,卖菜的小贩做的是“小买卖”,而通用公司做的就是“大买卖”。做生意就是做好“买”与“卖”从而实现对资本的回报,而做股票不也是通过做“买”“卖”来实现预期的收益吗?做生意是通过低买高卖实现盈利,大生意如此,小生意如此,诚实的商人如此,奸商也是如此,做股票就更是如此。从本质上来说做股票和做生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有为了“卖”而“买”和最终的为了利润而“卖”。
有个股市上的朋友曾经说过,这个市场上很多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只有买的经历而没有卖的经历。是的,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为了买入而买入,买是作为商品运动的终点,买入之后商品就转化为消费品,例如买衣服是为了穿,买菜是为了吃,买房子是为了居住,没有多少人买入是为了卖出。所以“买”“卖”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分离的,“卖”的经历的缺乏是很多人的缺陷。
湖山想起了大学里面和几个同学倒腾贺年卡的经历,我们先确定了要如何卖,卖给谁,她们大概可以承受的价格和式样后,然后到批发市场选购,和小商贩一分一分地讲价。“买”“卖”虽然很小,但是是相连的。我们为了“卖”而“买”,买的时候特别小气,卖的时候特别卖力。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买的太高,我们有可能卖不出去。湖山依然还记得一款十分精美的贺卡,就是因为没有谈拢价格,我们就没有“买入”,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我们而言5,6块钱的价格对于我们的“卖出”而言太难了。 【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但是到了股市上,有多少人在买入的时候考虑了卖出了呢?但凡考虑卖出的买入,必定考虑了成本的因素,为卖出留下充裕的空间,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考虑到买入的时候两眼放光,从来没有想到过以后还要有“卖”的操作。追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人甚至还总结出所谓的刹车理论,就是高速行驶的汽车踩下刹车后,车子不会马上停止还要有一段距离,而做股票就是吃这段小小距离。追涨停就是这種操作的最极端的案例,涨停买入就是为了涨停之后第二天的几个点的可能上冲。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过,从时间、空间上你给自己的卖出留下的余地是多么的可怜,转瞬即逝的机会一共能给几个人。靠追涨停实现帐户资金有效上涨的人,我真的没有见过,但是套在涨停板上的人我见得很多。
湖山一直坚定这个信念,既然只有低买高卖才能挣钱,那么最简单的操作就是上涨的之后不要买,下跌的之后不要卖。既然股市和做生意是一样的,我们不妨虚拟一个做生意的场景,我们用股市上很多人的思维来做这个生意。
场景1:
镜头一:清早湖山推着半车大白菜来到菜市场(为了简单化,假设湖山不用交什么卫生费,管理费、佣金、印花税、营业税之类的),兜里还装着点钱。
镜头二:此时发现很多人在抢购大白菜(价格放量上升)。
此时湖山作为一个白菜贩子应当怎么做?
镜头三:股市上的人会告诉湖山,应当加入到抢购大白菜的队伍当中,并且对所有来买我白菜的人施以比白菜帮还要白的白眼。
镜头四:但是一个真正的菜贩子会告诉湖山:“你应当马上摆开摊子,扯开嗓子,吆喝大家来买你的白菜。”
湖山一边往自己的车上搬白菜一边笑笑说:“你不懂,没有看见价升量增嘛?”
菜贩子说:“对呀,价跌量缩的时候你卖给谁呀?”对呀,湖山买白菜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卖的,现在不卖,什么时候卖呀?
画外音:“价升量增是大资金出货的最好时机,主力都在抛了,我们小散户还买什么呀!嘻嘻,不好意思,又忘了买股票是为了卖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