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楼主,呵呵!!
看了楼主,对楼主的水平和心胸非常钦佩!
我现在对股市的理解是这样的:要充分理解超级主力的操盘手法,把一些看似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有全局意识,才能看清楚。
目前我把超级主力的操盘手法总结如下:就是一班冲锋,二班埋伏,三班准备。
我是作中线的,从来不作反弹,也不预测大势。在实战中我的操盘方式如下:
超级主力建好舱位后想拉动大盘反转,必须给其他主力发出明确的转势信号,同时树立坚定作多的样板,以拉动市场人气。表现在盘面上就是这时(市场相当低迷时)会出现一只或几只超级强势股(往往是历史人气股),往往采用逼空式拉升手段拉升。这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引人注目的意图,这一只或几只人气股就是主力操纵大盘的“点”,我把它们叫作“冲锋队”。冲锋队没有出现时,大盘根本不可能实现反转。
在正确树立“点”效应后,主力就会加强面的进攻,这时,会有一批埋伏在年线和半年线附近的股票展开推进式上升浪。我的操作就是在出现冲锋队时,伏击这些股票为主。这些股票出现时板块效应相当显著,是为主力操作的“面”。
同时,主力会根据市场的状况,策动相应的攻击波。如果市场良好,就会出现第三梯队、第四梯队、第五梯队。如果市场不太好,那么第三梯队往往就是起掩护作用,不会再有第四、第五梯队。
呵呵,我认为主力的操盘手法无非是“以点带面、梯队操作;攻有冲锋,退有掩护!”。我的这个观点是否有問題,忘楼主指教。
还有两个問題如下:一是怎样伏击冲锋队呢?二是如何事先分辨各主升推动浪股票的强弱,也就是涨幅大小(呵呵,太贪心了不是?),望楼主不吝赐教啊!!!【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xigua at 2004-6-15 12:27 AM:
看了楼主,对楼主的水平和心胸非常钦佩!
我现在对股市的理解是这样的:要充分理解超级主力的操盘手法,把一些看似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有全局意识,才能看清楚。
目前我把超级主力的操盘手法总结如下:就是一班 ...
-------------------------------
冲锋队=鱼头。。。。。。。
鉴别他们的方法就是把大盘的浪数好,因为他们出现在大盘的4浪末5浪初,5浪是个空头陷阱,人们长说这句话,其实 他们根本不知道空头陷阱,产生在什么地方。那能到处产生呢。
348兄,真心希望你能多在论坛留一段时间啊!
你帮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一片天空。
这几天我对股市的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飞跃。现在我的头脑可以说正处在一種大爆炸式的状态。很清醒,又很迷惑。
但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条通往伟大作手的路。
由理解,变成理念,由理念再到实际,这还是一条漫长的路。
对于我来讲,可能还需要一个大尺度的牛熊循环的周期才能走完。
幸运的是,我已经站在了理解这条路的起点。方向已定,剩下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
我想花一段时间把我的想法总结出来,望兄这段时间能一直有时间在论坛,好给我批评指正!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xigua at 2004-6-17 05:32 AM:
你帮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一片天空。
这几天我对股市的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飞跃。现在我的头脑可以说正处在一種大爆炸式的状态。很清醒,又很迷惑。
但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条通往伟大作手的路。
由 ...
------------------------
我会 帮你达到和我同样的境界。(现在我的头脑可以说正处在一種大爆炸式的状态。很清醒,又很迷惑。)这是升华前的状态,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走过的心路历程,每一个人,只要他的境界在我之下,他说几句话,我就知道他处在我的哪个阶段,我都可以对症下药,治疗他的毛病。在我后面的贴图讲解中,你会茅塞顿开,大彻大悟。
每个人都承认股票是少数人挣钱,同理,指标也只是少数人会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一種用法普及率很高时,他就失灵了,但不等于他就没用了,而是需要开发新的用法,还没有多少人会用的用法。KDJ 的新用法没几个人知道,所以我不能公布,我想大家也理解,不是哗众取宠,只是提醒有些朋友别砖牛脚尖,太极端。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 看你工夫下到没有,方向走对了没有,一个死道理,就是永遠都是少数人能悟出来。和成功永遠是少数人是一个道理。
确定拐点的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宏观消息 |
中观行业 |
人气指数---------舆论(媒体机构)导向,亚当和哈特2个理论的选择运用,也就是相反理论和顺势理论的选择运用。
以上为一个要素。
技术层面是一个要素------价,量,浪,盘。
盘口单独拉出来是一个要素--------能量,热点,龙头3有条件。
这是大筐架,是高度概括的精华。
宏观------行业--------技术浪形---------行业-------宏观,循环共振到一个具体点上。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并不矛盾,也不排斥,更不能独立,而是相互验证的关系。
客观看待股股评
人气指数---------舆论(媒体机构)导向,亚当和哈特2个理论的选择运用,也就是相反理论和顺势理论的选择运用。--------这就是股评的作用。做股票要综合方方面面的素材,其中之一就是心理-----大众心理因素,这是股票分析中的一大门派,不能忽视他们的影响力,关键是利用-----如何利用的問題。这个东西要单独拿出来结合技术层面对应他们不同位置的相互关系。不一定天天看,也不一定天天有用,只是在某个时候起某个作用而已。
知行不能合一就是知的还不够
股市里的东西,真的可以“知道的足够”吗?
够与不够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你的自信程度,自信程度来自于货真价实的能力。用什么体现呢?
就是你的手和脑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你能否作到分析------操作形成条件反射。这是一个简单的却又很难的尺度,你能连续保持作到条件反射就反馈出你的 知 与 行的度达到或者说有了匹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就是知与不知,够与不够的基本标准 。
当然市场是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条件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