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时侯,我觉得我的买卖判断与推理断案没什么不同,同样是先找到线索,然后根据得到的线索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再进行侦破。所以,线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指标告诉我不知对错的结果,我只要线索,对于市场来说,我就要我所需的信息,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的信息。这些信息里包含了能让我战胜市场的一切。
强调说明一下,我并不认为经验总结类公式毫无价值,相反我认为如一个实战高手把他对市场的理解和实战经验化为公式,对他本人来说,可用性极强,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对于别的使用者来说,思路想法或可被告知,操作规则也可能被指导,但是有一点不要忘了,作者根据他本人对市场的理解和实战经验而做出的公式,你能够保证你对市场的理解和作者相同?实战的经历也相同?同样的指标,在不同的人手里,作出的卖卖判断完全有可能背道而弛。就算经过努力,最终你的操作和作者能达成一致,但等到那时侯,因市场的不断变化,说不定该公式作者早就没有在使用这个公式了,而不使用的原因就是该实战经验定式已被市场淘汰。这类公式,对于非作者的使用者来说,择其精华思之足矣,如按其同法操作,十有九败!
每个人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都不相同,做出来的指标也各有各的特点,以我个人的编制使用经验来说,指标编制首戒贪玩,花里胡哨的东西可免则免,必竟是炒股,不是搞艺术,色彩斑兰,型状古怪的指标看久了会眼花的,看得清楚就好了。
二戒贪得,贪多嚼不烂,不适合个人习惯的指标不要去花大心思。你的性格明明爱抄底不爱追涨,那追涨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无用,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好好去翻翻各種票的底部是如何型成的,型态都有哪些特怔,和当时大盘的对比变化,远胜于去测试研究几百个追涨公式。
三戒崇名,很多高手发的指标加了密,看不到原码,这样的指标在得不到原码时,不必再去多花时间看,更不能使用,你连指标在告诉你什么都不知的时侯就用,那也太对不起你的钱了,就像你要坐公车总得先知道它是几路车去哪儿吧。不知其所云则弃之是最好的办法,管它作者是哪庙的和尚。
四戒盲目,很多人每天的时间大多化在找公式换公式上,还时不时的闹点纠纷,坦白的说,这没有必要,网上的公式大多数来自作者本人在不断进步中的淘汰品,我在以前发表的也是如此,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很低,能靠它帮你赚钱的不会找到,且因技术分析的本身就是有很多缺陷的,指标就更不用说了,最好的指标往往在作者的心里,是些不能公式化的东西,而绝不会是在网上。
建议找公式的朋友找些相对早期的公式,后期公式的参考意义不大,包括很多标价出售的,我见过很多个,大多为再加工的垃圾,有的根本就连算法都还没搞清,只知道再平滑,再修饰,加上些自以为是的参数,套用些没用的算法,胡乱的写一通就完事了,就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有时真能找出点漂亮案例,千万不要信这个,你就用几条整数价格线也能找出不少,大猩猩选股不是也有50%的胜率嘛。去花时间寻找和研究这些公式,有害无益,远不如去多看点书。
喜欢写长贴的原因是我在写贴的过程中常常能够悟到很多平时没想到的东西,虽然很累,但每当我写完一贴时,我都会有收获,这也成了我的习惯,且还会有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对我进行指点教导,给我很多的启发,真的很好,多谢了。
写了很多,很累了,如果我的朋友你对指标公式并不是太了解,那我写的对你来说应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也请有同感的朋友告诉我,你的看法,我想知道是不是还有人和我再走同样的路,我感到有点沉闷,有时不禁问自己,我在走的路是否正确!
实战与指标 六
朋友们好,先说点题外话,很久没有爬格子了,一直有朋友问为何不再写点什么,我都推说没有好的思路,其实是因本人水平实在有限,实战与指标系列写到五也实在是写不下去了,近日空仓后得闲,想起曾答应YD兄给他的坛子写点东西,就写点东东交帐,算是表达我对YD兄一直以来对我在技术上的帮助的谢意,多谢YD兄。
大家喜欢分析家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它的平台比较开放,开放的平台能为我们平时的*盘提供方便,此文就说说利用分析家平台建立简单的指标系统来识破主力骗线一些思路。【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大多数的人看盘都用钱龙,营业部里大多按装的也是钱龙,就算不是,其指标系统也类似于钱龙。这是因为钱龙集成了大多数经典指标,依此推理,主力常用的骗线手法大多建立在钱龙指标系统上,最常用的是K线,MA均线,变種均线MACD和EMA,随机指标KDJ,RSI,量能VOL和AMOUNT这几種,量能指标在一般系统上只是采集了当日的成交信息,从成交信息上判断判断骗线有很大的难度且不易*作,以下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成交信息骗线只能是通过对倒,判断对倒骗线的难度很大,在盘后很难判断当日是否有对倒可能,只能靠经验和当日股价所处的位置来进行推理主力是否有对倒的可能或必要,盘中常盯的话会好一些。最近的0510是很好的例子,说换庄的也有,说对倒出货的也有,个人顷向于后者,因该股所处位置出货的可能性大些,新庄要进的话它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因幕后交易而去当解放军的可能性也存在,但可能性小于出货。我个人对这类出货可能性》=50%的股是从来只是欣赏而决不会去碰的。(本不想举这个例的,有点马后炮的感觉,但我实在是懒得去翻票举例了,只好凭印像写了)。
有人喜欢LHB,参靠交易席位成交等,也是一種较好的方法,当是如你不能直联交易所主机取数据,又没有内外盘的完整数据,那直接参考价值等与0。(当然去参考交易席位中一些高手*盘的话还是可行的)
共1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